09/28
回國。
10/07
下午因肌無力,緊急至輔大掛急診。
10/13
至基隆參加反惡罷活動。
10/21
烏來喝咖啡。
10/23
AKU無法發動,用AAW為其搭電後,自行開車前去車廠更換電瓶。
10/29
疼痛到無法自行起床。
11/01
因疼痛至台大急診,注射Keto,後轉至長庚急診。下午至輔大耳鼻喉科門診。
11/04
至輔大進行超音波家狀腺切片。
11/05
至輔大神經外科門診。
11/07
至輔大胸腔內科門診。下午至竹林山觀音寺祈福。
11/08
至輔大進行呼吸檢測與低劑量電腦斷層攝影。
11/10
購回可平躺式輪椅。
11/11
申請輔大各項病歷資料。
11/12
輔大血液腫瘤科門診,被通知罹患癌症。下午至胸腔內科門診並完成加狀腺切片。
11/13
上午至台大掛胸腔外科徐醫師門診。下午至輔大辦理住院,胸腔下肋處極為疼痛。
11/14
腦部核磁共振攝影。
11/15
下午完成支氣管鏡檢查後,至診間拜訪胸腔外科李文堯醫師。
11/17
竹林山觀音寺祈福。
11/18
上午進行骨骼掃描,下午抽肋膜積水。
11/19
於醫院修剪頭髮並洗頭。
11/20
裝置人工血管用以後續化療注射。
11/21
抽肋膜積水。
11/22
進行化療1-1。竹林山觀音寺祈福。
11/23
化療2-1。咳嗽出血。
11/29
化療1-2
11/30
化療2-2
12/03
進行放射性治療模具測量與製作。並於12/04-12/10間進行5次放射治療,其副作用為皮膚敏感,易乾燥破皮。
12/06
化療1-3
12/07
化療2-3
12/08
化療3-1。竹林山觀音寺祈福。
12/09
開始明顯掉髮。
12/11
受限於住院時間規定,由醫師安排出院,出院時的身體狀況,明顯不如剛入院時。身體疼痛仍須仰賴高劑量的止痛針劑、貼片與口服藥片。返家後除了疼痛時間醒來服藥,幾乎整天都在昏睡中渡過。
下午15:00至藥局訂購自費標靶藥物泰伏樂與麥欣霓。
12/12
至藥局領回標靶藥物,並於晚間22:00開始服用。
身體狀況與前一天相近,幾乎都在昏睡中。
12/13
12/14
12/15
中午想吃板橋油庫口蚵仔麵線,委託小舅子前去買回。
因腹痛於23:00服用一次嗎啡止痛藥。
12/16
早上07:00開始,每隔2小時45分鐘,會發生一次全身發冷狀況,直至下午18:00共發生4次,推測為類似嗎啡戒斷所引發之反應。中午忽然想吃板橋宮口街炸棵、魷魚羹等美食,於是驅車前往,但因周一休市,轉而買了土雞、肉羹湯與老曹餛蛋乾麵。睡前因腹微疼服用一顆嗎啡止痛劑入睡。
12/17
以芋頭包當早餐,搭配亞培加左旋以醯胺酸,血壓回復至107/87,心跳也降回100以下。看到影片介紹,午餐以新莊在地美食李記餛飩麵搭配五星堂的豬腳,希望增加些膠原蛋白。表示希望能沖澡,所以讓他多練習坐與站,待肌肉能負荷及氣溫回溫。午後標示心臟略為不適,測量後數值正常先小睡一下。睡覺前點了份雞排、薯條衝擊一下平淡的口感。因感覺右肩略疼,為保持良好睡眠品質,故服用嗎啡錠以緩解。發冷狀況今日也獲改善。
12/18
因住院期間已進行電腦斷層掃描,故取消今日的檢測。服用嗎啡軟便劑,雖化解便秘困擾,但也帶來腹痛的副作用,只好以舌下錠緩解疼痛。今日食慾尚可,早餐吃肉包佐亞培,午晚餐分別為雞湯底的米粉與排骨湯底的冬粉,搭配豬皮補充膠原蛋白,三層肉補充油脂,以利腸道運作。以奶油芋頭卷、地瓜球及愛玉作為點心,算是為努力抗癌的小獎勵。
12/20
小女兒回家,能與大女兒前去採購黑木耳汁、桂圓紅棗茶、小餅乾...等零食與生活用品。右胸疼痛服用嗎啡止疼。
12/21
能自行起身短距離走兩趟。餐後總覺得吞嚥不順。
12/25
早上至輔大醫院抽血並照X光,下午門診,等到三點多,腫塊有縮小跡象,預約下一次門診時間,加開開胃藥劑。
12/28
早餐吃烤芋頭麵包配亞培,兩個月來第一次進浴室沖澡,期間有兩次起身練習行走,中午一起到餐桌用餐。下午三點多喝花茶約200c.c.,後因胸痛服用嗎啡,至四點之間身體發冷。
12/29
出現兩次低溫發燒狀況,為此有些緊張與心情低落。能自行起身坐與短時間行走,但晚間感覺兩腿痠痛。
12/30
早上吃銀絲卷,中午選擇蘆洲樂福蚵仔麵線,晚餐煮蘿蔔糕湯以及炒泡麵。能自行上洗手間。
12/31
右肩痛,服用嗎啡後睡覺。勉強自己坐著吃飯。
01/02
竹林山觀音寺祈福。
01/03
右肩痛服用嗎啡2次,精神狀態略差,右肩微疼困擾整天。
01/04
右肩痛服用嗎啡2次,下午全身發冷,身體微發燒,服用退燒藥晚間緩解。
01/05
血壓偏低,低於90,發冷,即使使用烘被機也難以回溫,睡著後體溫升溫至39.8度,立即決定送急診。診療結果研判肺部有感染,需注射完整療程的抗生素,故須住院,但因為尚無病房,故暫於急診室等候病房。
01/06
半夜發冷,後注射降溫止痛藥,轉熱後全身冒汗,發冷狀況緩解,但右肩仍然痠痛。早晨血壓偏低,低於80,護理師加快點滴速度,希望藉由補充血液量,提升血壓。
01/07
凌晨01:00血壓收縮壓降至70,舒張壓為40,醫師評估不進行急救,可能陷入休克,緊急同意裝置人工靜脈血管,注射腎上腺素急救。半夜等候區相當冷,茫然地不知能否撐過今晚,早上女兒來接替照顧,靜妝用無力的聲音表示想回家。
我傳給女兒以下的訊息 : 我現在都不知道左晚做的決定是否錯了。昨晚進急救室前,我告訴她,為了救你我們必須安置靜脈導管,她點了頭。送急救室的過程中,她迷迷糊糊告訴我,睡夢中好像到了另外一個世界,如果這樣過去也滿好的。如果後續還有氣切、插管、電擊、CPR的選項,我不會讓媽媽受這些苦了。
女兒早上來接手,雖然放心不下,但體力與精神的消耗已達極限,只能先行返家。下午由急救室轉入健保病房。
01/12
感到全身不舒服,協助按摩腿並將身體上移、側身拍背,不斷交替做起與躺下,仍感不適,請護理師注射嗎啡止痛劑後才能逐漸睡著。
01/13
全身感到不舒服,卻又無法具體描述,明顯處為左肩及脊椎骨尾端,也表示舌頭不舒服,請護理師以嗎啡針劑止痛,也多次服用嗎啡及舌下錠,是近日來身體最不適的一天。下午至胸腔科抽肋膜積水500c.c.。
01/14
疼痛狀況與前一日同,仍以注射嗎啡針劑、嗎啡及舌下錠緩解。主治醫師表示標靶治療用藥申請已通過核准,讓我們的經濟壓力能稍減。並更換安眠藥城市改善睡眠狀況,增加長效型止痛劑用已緩解近日的身體不適。後因不斷有噁心感,無法進食,故注射止吐針劑用以緩解。
01/15
整夜不斷掛念阿嬤的手尾錢,一直叮嚀我要好好保管,推測是安眠藥(癒利舒芬)的副作用,當天的安眠藥只有23:00至01:00的藥效。不斷表示尾椎疼痛
01/16
護理長提供氣墊床,使尾椎疼痛問題獲得緩解。22:30睡著但於02:00醒來,斷斷續續的睡眠,每個片段約10至15分鐘,04:00後就沒再睡著,04:55冷到發抖,0645再一次冷到發抖後冒汗。吃麵包想吐,吃芒果乾覺得辣,早餐僅能吃一口稀飯及50g的麵茶。排便為灰白色。精神科醫師改以(彌鬱停)治療失眠狀況。開始恢復服用標靶。
01/19
左胸感到不適,晚間感到喘不過氣。醫師表示肝指數異常,需要進一步觀察,安排超音波檢驗。
01/20
娃娃以輪椅推著散步,服用標靶以來,精神狀況逐漸好轉。
01/21
胸腔超音波檢查,肋膜積水狀況尚可,經評估無須抽水。後進行肝臟超音波檢查。
01/22
拆下右腿人工血管。
01/23
出院。整夜囈語不停,伴隨身體不自主抽動,睡眠與清醒分界不清。
01/24
睡眠較為安穩,不再囈語。
01/26
為靜妝訂下康復目標:
A.自行如廁 短距離行走。
B.餐桌用餐 坐20分鐘。
C.乘車兜風 坐60分鐘。
D.郊外喝茶 坐120分鐘。
01/27
上午突然感到身體不適,冒冷汗,補服用止痛藥,血壓體溫正常。可能原因:止痛停藥、嗎啡軟便劑排便。少量多餐,早餐麥片奶加半片吐司、午餐一小碗餛飩、晚餐一小碗麵,期間吃栗子、餅乾、地瓜。
01/28
今日食慾較佳,勉強自己多吃點食物。晚間突然感覺左肩痛,改換姿勢後緩解。
01/29
早餐嘗試坐在梳妝台前食用,喝120g,吃25g吐司。
01/30
起身至餐廳用午餐,坐墊到貨,臥瘡明顯改善,明天繼續觀察,晚餐感覺噁心,晚間身體略感疲憊不適。晚間自行去洗手間。
01/31
天氣回暖,擦澡,至客廳稍坐約30分鐘。下午感到身體不適,服用止痛藥,也感到陷入憂鬱。晚間吃炒麵、義大利麵、白蘿蔔及排骨肉。睡前補充補體素140g。
02/01
表示鼻子周邊觸感部敏銳,吃東西也感到噁心,此外還有右上臂疼痛的狀況。
02/03
低潮憂鬱、噁心想吐無法進食。推測與止痛藥(疼始康錠)有關。
02/05
整日受到噁心感侵襲,無法嚥下食物,僅下午喝些米湯補充些許營養。
02/06
回診前先至醫院進行抽血及胸腔X光攝影,上午08:45出發,九點多到達醫院,抽血號碼需等待40位,10分鐘後剩下20位,此時先至X光櫃檯報到,排到的號碼尚須等待15位。返回抽血診間,完成抽血後,立刻搭電梯前往一樓,此時僅剩下5位,完成更衣後,則僅剩下兩位,很驚險地趕上叫號。開車離開時,才發現僅僅一個小時,就完成今日的檢驗項目。
02/10
今日食慾有所進展,精神與體力也大有進步,達成一家人一起於餐桌吃晚餐的心願。
02/11
延續昨日狀況,投入許多時間坐於桌前撥桂圓,晚間略感不適,體溫接近37度,至半夜甚至達37.4度,有時覺得寒冷,有時又全身冒汗,故兩個小時即測量一次體溫。
02/12
疲倦及身體不適,早上起來體溫逐漸恢復正常,但不能等閒視之,推測可能原因為藥物性副作用,決定減少泰伏樂用量。由於已四日未排便,早晨服用法非專用排便劑,順利化解壓力。中午希望吃肉羹米粉,由女兒前往宏泰市場買。晚間表達希望吃米粉湯及油豆腐,考量天氣不佳,故與女兒開車前往購買,胃口尚可。
02/14
這兩天身體仍感疲憊,體溫有時達36.8,介於低燒邊緣。常見眉頭深鎖,黃昏時情緒易陷入低潮。午餐為玉米濃湯,下午煮了桂圓紅棗茶,喝了一杯,晚間想吃肉圓及四神湯,晚間順利排便。
02/20
為明日回診預做準備,前往輔大醫院進行抽血及胸腔X光攝影,於08:30出發,08:45即到達,幾乎不用等待就完成抽血,旋即至一樓完成更衣後也順利銜接上攝影,整個行程幾乎於一小時內完成,避免不少體力與時間上的消耗。
02/21
今日回診診號為58,待到下午13:45才決定出發,14:00尚須等待5人,14:35順利進入診間。主治羅醫師表示,經由胸腔X光攝影結果,並無肋膜積水狀況,脖子的腫塊略為縮小,癌症指數也從前次的200降至今日的105(正常指數為35以下)。為順利進行下階段的健保用藥申請,將安排於3月底前進行電腦斷層掃描。同樣罹癌的小舅子,恰好也於今日回診,由於等待領藥的時間較長,也因此有較多時間關心彼此現況。
02/23
連續4日未排便,造成腹痛,決定使用浣腸塞劑化解問題,但過程不如預期順利,連續近十次的排便,僅少量排出,過程不僅疼痛,也讓原本略微恢復的身體,再次退回虛弱的狀態。
02/24
終於順利排出積累的宿便,化解這一波便祕的困擾。經檢討這段期間,忘記兩次睡前服用軟便劑,未來若一天未排便,隔日將增加氧化鎂錠,在隔日則增加嗎啡軟便劑,避免相同症狀再次發生。
02/25
今日天氣回溫,達成能自行到洗手間如廁的目標。下午家人至竹林山觀音寺,感謝菩薩與各路神尊聆聽我們的懇求,默默為我們賜福。
02/26
下午不明原因的情緒低落到想落淚,於是大膽提出開車到郊外兜風的想法,家人迅速完成準備,驅車前往八里河岸邊,點了一杯咖啡用以轉換心情,三個月來首次呼吸了郊外的空氣,不適應久坐的身體,仍在岸邊消磨了近半個小時。
達成元月16日設定的目標C.(乘車兜風),連同交通時間共90分鐘,因病帶來的感傷也稍稍獲得舒緩。
02/28
趁著好天氣,到二重疏洪道接受陽光洗禮,包含交通及活動時間共62分鐘,下車時間大約25分鐘吧。今日下午因雙腿痛服用嗎啡,晚間右大腿疼痛仍持續。
03/01
氣象預報這兩日回溫,室外溫度達到26度,把握難得溫暖的機會,完成一次清爽的淋浴。
03/02
半夜全身不舒服,服用嗎啡錠後略感舒緩。小女兒生日,一家人圍在餐桌慶生,原本該是歡樂的氣氛,卻引發莫名感傷。一同觀看YT記錄著武陵農場的櫻花盛開美景,回想起前幾年武陵的三天兩夜小旅行,兩人又是一陣止不住的鼻酸。
03/04
氣溫尚未下降,所以暫時關閉暖氣,能自行到客廳及書房練習走走,並且到餐桌用餐,但仍因胸下疼痛服用嗎啡錠。
03/07
下午感覺身體狀況較佳,能定時起身活動,並且數次到客廳走走、至浴室洗臉,也嘗試坐著玩平板。傍晚即感身體不適,兩側髖骨痠痛,右手腕尺骨紅腫,觸摸會疼痛,兩腿膝蓋疼痛,故服用嗎啡錠止痛。
03/08
早上前去輔大醫院抽血,沒想到周六的病患超乎想像,足足等了100號耗時50分鐘。回家後原以為狀況不錯,兩次起身全家走透透,外加一次時間略場的如廁,傍晚卻贏來難以忍受的腰部疼痛,最後嘗試以嗎啡錠緩和不適感,經歷40分鐘藥效才得以發揮。推測應為今日久坐導致的疼痛,往後需要嚴格控制坐姿時間。
03/09
03/11
凌晨及上午腰部與腿疼痛,各服用一次嗎啡藥劑。體溫偏高,約36.8度。
03/12
早上感到心情低落,身體似乎略有不適,順利排便解除近4日壓力,評估流汗過多顧進行更衣,中午至餐桌用餐。下午考量室外氣溫達28度,所以協助至浴室沐浴並更衣。
03/13
上午表示身體不適,服用嗎啡用以緩解,晚間左後腰疼痛於20:00服用一次嗎啡,21:30又表示疼痛,於22:10再次服用嗎啡止痛劑。推測為前一日沐浴造成吩坦尼貼片吸收異常所致。疼痛會影響心情及食慾,進而造成身體活力不足。
03/17
腰部及右大腿疼痛,嗎啡的效力有點失效,一整天共服用4顆仍無法壓抑,最後不得已在睡前服用疼始康定,才勉強睡著。
03/18
持續昨日的疼痛,再服用兩次嗎啡後,於22:50再次服用疼始康定。至今日已兩日未排便。至竹林山觀音寺祈福,適逢觀世音菩薩聖誕千秋。
03/19
10:00服用疼始康定,18:00嘔吐,晚餐時再次嘔吐,經評估暫時停止服用疼始康定,嘗試以每次2顆15mg嗎啡抑制疼痛。
03/20
一顆嗎啡錠無法有效抑制疼痛,而過多嗎啡藥物的使用,又造成歐吐無法進食的不良副作用,幾經考量,先以止痛為先,並評估明日透過門診與醫師討論用藥方案,但發現門診掛號已滿。
03/21
今日至輔大醫院抽血檢驗,考量前幾日疼痛頻繁出現,且藥劑難以緩解疼痛的狀況,所以特別商請醫生允許加掛門診,請教藥物調整方案。
03/22
經醫師建議,每日宜使用50+25ml嗎啡貼片,疼痛時在額外服用止痛錠,經評估每錠效用約7小時,所以宜每隔6小時服用一次止疼藥錠。
03/23
仍處於嗎啡錠無法有效壓抑疼痛的狀態,左腰及左腿疼痛,幾乎每隔兩小時發作一次。
03/24
今日至輔大回診,就診前還需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,由於此項檢查指定了時間,所以須於13:10出門,趕在13:40前完成報到,旋即進行更衣、注射顯影劑,稍作等待後即進行電腦斷層掃描,並於等待10分鐘後,再至診間拔除針頭,此時已是14:15,檢視門診進展尚須等待8人,於是先至一處有陽光的平台等待,這一等就是2個小時,將近於17:15才完成看診。後續還有批價、領藥、注射保骨針及人工血管沖洗等流程,待回到家時已是18:15,算算竟然今日出門已逾5小時。從發病以來,除了住院,還未曾在外超過3小時,當然這段午後並非只有時間的流逝,還有伴隨的疼痛與不適感。值得高興的是,醫師表示,透過CT的影像,幾處腫瘤都有縮小的跡象,肋膜積水也逐步減少,雖是小小的進步,但也足以鼓舞我們繼續努力與堅持。
03/25
下午開始,整天陷入腰部與膝蓋疼痛的輪替,依醫師指示使用舌下錠,藥效緩慢且持續時間短,所以整日眉頭深鎖,加上連三日未排便,可能也是腹部疼痛的因素之一。
03/26
疼痛部位依舊為左後腰及雙腿,多次以舌下錠緩解。重新訂下近期療養目標:1.減少疼痛 2.正常進食 3.順利排便 4.坐著進食。
04/01
由於藥物難以控制疼痛,所以昨日臨時掛今日門診,並向醫師反映下列狀況與疑慮:
- 從3/17起出現頻繁的腰痛、髖骨痛、大腿及膝蓋痛,前期以嗎啡錠因應。
- 自3/24看診後,前述症狀仍頻繁出現,目前服用舌下錠,有時能於30分鐘後抑制,有時效果不明顯,需要再增加劑量。但同時服用2顆會有噁心感。
- 自3/25以來,舌下錠服用頻率從每日4顆,至3/31逐漸增加為每日8顆,但疼痛發生時似乎更為劇烈,痛到難以忍受。每顆藥的藥效似乎只有1.5小時。
- 劇痛多出現在清晨、傍晚及午夜睡前,其他時間也會出現。
- 曾歷經一週未排便(3/23-3/28),後順利排出。
- 血氧偏低約95%上下,經常出現93%。
- 近一週體溫多未超過36度,但手心溫度握起來熱熱的。
- 上周3/27、3/28發生2次體溫超過37度,達到37.6度,為發冷後的發熱。
- 上洗手間時,兩腿行走越來越沒力氣需要攙扶。
擔心是否有下列問題:
- 止痛貼片吸收不良。
- 尿路結石。
- 擔心舌下錠不夠因應疼痛。
醫師表示使用貼片可減少嗎啡服用量,也排除尿路結石的可能,至於舌下錠的特性為即時短效止痛,故調整用藥為每日定時4次嗎啡錠,並增加3次神經性止痛劑,於下次門診再反映狀況。晚上21:00腰部與臀部疼痛再次發作,淚流滿面哭訴為何得承受如此的劇痛,整日須臥在床上,何時能解脫。甚麼也幫不上的我,只能擁抱與陪著流淚。
04/03
至輔大醫院進行抽血及X光檢查,上午8點即完成整備並旋即出發,到院後抽號碼牌進行抽血,完全不用等,接著趕赴一樓X光檢驗室排檢驗,可能多數人不知假日仍正常檢驗,竟無排隊的病友,連檢驗服都還沒換好就接到通知,直接坐在輪椅上攝影很快便完成,回到家時發現從出門到回家,包含交通及檢驗時間整體不到1小時。由於抽血須禁食8小時,回家後得以趕快吃早餐。
04/04
血氧多次不足90,開啟氧氣機提升血氧。前去洗手間過程中兩度頭暈而放棄,用餐後也有兩次差點吐出來,體溫皆未能超過36度。
04/05
由於每日服用4次嗎啡,造成整日昏睡的不良反應。故今日嘗試每8小時服用一次,早上及下午尚可因應,但卻於晚間23:00出現疼痛,故決定明日恢復每6小時服用一次的方案。
04/07
回輔大複診,由大女兒代為就診,醫師表示抽血及X光顯示無特殊變化,協助申請之下期標靶藥物已通過審核。
04/08
多次排便,前3次量少,最後兩次明顯排完之前宿便,便秘暫解。
04/11
岳母來探視,身體明顯日漸無力,如廁需協助攙扶,返回床上時需閉目氣喘一會兒才能舒緩,進入便祕警戒。晚間表示感覺冷,略為發燒。近兩日用餐正常,以加強蛋白質攝取為主,下午輔以優酪乳、黑瓊露及水果,睡前加高蛋白飲品。晚間開始發燒。
04/12
由於擔心發燒,夜間每一小時即起身為期測量體溫,認為如果能順利排熱,將有助於體溫下降,於是協助留意蓋上棉被,在位流汗前即便感覺熱,也不輕易掀開棉被透風,如此直至5時仍未流汗,左耳溫也持續高於38度,右耳溫高於37.5度,直至早上6時開始流汗,發燒危機暫時解除。夜間發生3次膝蓋疼痛,以舌下錠協助緩解。雙腿睡覺時持續向左偏,此狀況可能導致脊椎骨受到谝轉應力,進而導致疼痛,須思考如何克服。
04/13
感覺體力略微回升,傍晚也順利排便,但於晚間23:00體溫又進入偏高的警戒。
04/16
全家協助至浴室沖澡,總耗時10分鐘。
04/17
多次至廁所排便,耗費許多體力,但總算暫解便秘困擾。
04/20
連續兩日從髖骨、大腿到膝蓋異常頻反疼痛,除定時的服用嗎啡止痛劑外,也在疼痛發生時服用舌下錠,但效果有限,不僅服下後約半小時才有效果,藥效也只能發揮1小時。持續的疼痛幾乎擊垮她的信念,表示寧願放棄治療也不希望面對這樣的疼痛與無法行動的生活。今日多次至廁所排便,雙腿無力加上疼痛,讓每一次的如廁都承受相當大的痛苦。
04/21
至輔大回診,下午2點出發前往醫院,由於無力的狀態比之前還嚴重,所以委託女兒開車,我負責攙扶至地下停車場。先於血液腫瘤科診,反映近期狀況,醫師調整藥劑劑量,考量目前減量之狀況,似乎對病情較無正向的影響,故將標靶藥物調回標準用量,並留意副作用的反應。看診後肚子疼痛。
接著至復健科就診,希望能讓長期未能正常活動的下肢能逐步迴護行動能力。
04/22
調整止痛藥的劑量後,終於換來一夜好眠,一路昏昏沉沉睡至中午。因肚子再次疼痛,費力地至廁所,慶幸順利排便,應該清空近期腸道了。午後止不住一股難過的情緒,看她再次陷入昏睡,決定出門,混亂的思緒讓我又不小心擦撞自己的車,原先沒有方向,出了車道決定前往竹林山觀音寺參拜祈求觀音賜福。下午岳母前來關心,並帶了一箱雞蛋,聽她講起過往的罹癌治療經歷,又讓一陣莫名的心酸紅了眼眶。晚間22:30左膝有些許疼痛,先服用舌下錠嘗試緩解。
04/25
08:30出發至輔大復健,復健師建議起身坐在床緣,就讓她感到頭暈,將腳放值也讓她極不舒服,經過簡單交流後表示將返家自己做些簡單動作。離開復健科又趕忙轉往家庭醫學科,眼看下一號就輪到,如果錯過肯定得多等30分鐘以上,我先跑樓梯到診間,由女兒陪同慢慢等電梯。到達後沒多久便輪到了,我不好意思地表示仍在等電梯中,能否由下一號先問診,感謝醫師體諒,讓我先與醫師說明現況,五分鐘後總算趕到,由於思緒很亂,針對安寧醫療途徑我其實掌握不到甚麼重點,經過醫師諮詢後也開了些控管情緒藥物,完成批價與領藥後便返家,此次包含交通、復健及門診耗時2小時,返家時約為10:30。
04/28
上午及午後多次下肋骨、髖骨至膝蓋疼痛,為了是否該選擇安寧途徑,我情緒多次潰堤。晚間稱髖骨疼痛,嘗試以手掌畫圈按摩直至昏睡,反覆3次。晚間21:00加一顆嗎啡止痛劑,希望今晚能有較好的睡眠品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