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飯後看看電視節目做為消遣,隨機轉到cctv中國致富經節目,短暫的開場白吸引了我的注意,一個飼養羅非魚致富的傳奇故事。故事的主角為廣東省茂名市的李偉瑞,原本經營加油站,曾累積財富到四百萬人民幣,後為承接父親的事業,轉而投入水產養殖,在評估淡水與海水魚養殖的投資效益後,他察覺羅非魚的經濟價值,於是專注於思考如何進一步提升此項產業的獲利率。
羅非魚,又名非洲鯽魚,爲原産非洲內陸,引進台灣後被稱爲「臺灣鯛」,耐寒性差適合熱帶及亞熱帶地區飼養,大陸廣東及海南地區自然就成為最佳的養殖地點。此種魚於三、四個月大後即開始繁殖,雌魚於繁殖後便停止增長,市場上須達1斤以上的魚才具經濟效益,若任魚群魚池中自然繁殖,半年後池中將混雜大大小小的魚,屆時勢必增加飼料耗損。解決的方法便是提升魚池中雄性魚的比例。篩選魚苗的雌雄雖能辦到,但要逐一篩選出上萬尾的雄魚放入同一養殖池中,顯然有困難,解決的方法便是提高自然產出雄魚的比例。
李偉瑞透過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中心合作,順利提升了羅非魚繁殖的雄性率,在他的種苗場繁殖出許多魚苗,但因缺乏經銷系統,魚苗很難推銷出去,眼看著魚苗逐漸增加,飼料消耗及養殖空間逐漸受到限制,只能積極思考如何化解此項危機。首先開始將於苗送給養殖戶,但要養殖戶改變飼養魚種並不是件容易的事,所以須找到有影響力的區域及養殖戶來配合,為提升養殖成功率,李偉瑞還派出專門技術人員到場指導,半年後魚池中撈起的都是1今半以上的大魚,養殖戶獲利豐碩,於是前來購買魚苗的人蜂擁而至,讓魚苗繁殖中心的經營有了起色。
此時魚苗經銷商也開始看見繁殖魚苗的高額利潤,前來嘗試詢問是否能夠回李偉瑞的種魚。一般人可想見的是,經過多年的研究才研發出高雄性率的種魚,正是獨家獲利的時機,怎麼可能將種魚賣給別人,但李偉瑞不僅願意,而且僅以一尾十幾元人民幣的價格售出,此消息一出,就連廣西、福建區域的經銷商都來向他取得種魚,並開始經營種苗繁殖事業,不到1年之間,李偉瑞為自己創造出十幾個競爭對手,部分經銷商所經營的魚苗繁殖銷售量,甚至超越了李偉瑞的繁殖場。這究竟是怎樣的思考模式?相信大家一定迫不及待的想知道。在此同時也因為經銷商的推廣,羅非魚的產量與需求增加了百分之四十,連加工出口的產業鏈也逐漸建構完成。
一年後,開始有養殖戶察覺自己的魚池產量與隔壁的養殖戶相較利潤少了3成,在仔細分析相異處後,發現友人的魚苗是來自李偉瑞的種苗場,向採購的種苗場老闆陳超定反映後,陳超定只能向李偉瑞請教,原來陳超定買到的確實是當初最佳的種魚,但經過幾代的繁殖後,種魚逐漸退化,而李偉瑞卻因不斷的研究,他的種魚品質持續進行提昇,經銷商轉經營的種魚場自省並無李偉瑞的研究技術,便逐一變成了李偉瑞的魚苗經銷商,這樣的轉變也讓李偉瑞的魚苗全國市佔率提升到百分之二十的高峰。
藉由種魚的低價銷售,再透過經銷商轉營魚苗場的推廣,讓羅非魚的市場自然擴大,並建構出完整的銷售網路,再經養殖戶與經銷商比較,最終察覺最佳魚苗來源,轉而回到李偉瑞具有研發能力的種苗繁殖中心。此市場演變的過程,恰與藍海策略的理念相似,藍海最終會轉紅,唯有領先的研發技術,才是市場生存的關鍵能力。
簡單的影像與場景,配合峰迴路轉的故事情節,讓我在1個小時之中迫切想了解故事的緣由與過程,台灣的電視節目鮮少能有如此的水準,低成本的投入,談話性節目逐漸佔滿電視頻道,紅海市場早已存在多時。期待台灣各行業逐漸出現李偉瑞如此具遠見的經營者,引領台灣走出經濟衰退的陰霾。
相關網址:http://app.shanghang.gov.cn:82/gate/big5/www.shanghang.gov.cn/dzsw/ncsw/zxnysj/201103/t20110331_85096.htm
留言列表